解读:美国加征关税并取消小额豁免机制 对跨境电商出海到底有多大影响?
2025-02-07
2025年春节假期还未结束,跨境电商行业便迎来一记重击:

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,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%的进口关税,包括价值低于800美元的直邮小包货物也不再享有关税豁免权。这意味着,所有中国商品,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美国,都要在所属类目原有的税率基础上加收10%的关税。此前依赖直邮小包(如T86清关模式)的跨境电商更是面临成本激增,包括关税、报关手续费及物流费用上涨(如物流成本预计上升20%-30%)346。

随后,美国邮政(USPS)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入境包裹,不足24小时后又通知恢  物流成本与清关效率下降。

这一系列的政策对直邮小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:

一、物流成本与清关效率下降
清关流程复杂化,时效性降低。例如,原本快速清关的T86模式被取消,需转为正式报关(如T01/T11代码),导致清关时间延长,包裹延误风险增加。

二、价格竞争力削弱
低价商品(如SHEIN、Temu的服饰和小商品)因叠加原有25%关税和新增10%关税,总税率达35%,成本压力显著。部分低利润卖家可能因无法转嫁成本而被迫退出市场。
部分平台或需通过调价或补贴维持竞争力,但可能削弱其低价优势。

三、供应链模式重塑
直邮小包模式受挫:免税红利消失后,依赖直邮的铺货型卖家加速向海外仓模式转型。例如,Temu鼓励卖家通过美国本地仓发货以规避关税。

海运集拼模式兴起:通过整柜运输降低单件关税和物流成本,适用于低时效商品。

四、行业集中度提升
中小卖家和低利润企业因资金压力、供应链管理难度增加而退出,行业向具备资金实力和本土化运营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。

五、政策与合规风险加剧
美国海关对申报信息(如HTS编码、原产地证明)的核查趋严,卖家需完善商品数据库以避免清关风险。
上一篇: 无
下一篇: 无

相关新闻